國務院明確取消投標報名!為投標”減負“,也讓圍標串標無處遁形!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 深化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共享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辦函〔2019〕41號),通知明確提出:
精簡管理事項和環節。系統梳理公共資源交易流程, 取消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投標報名、招標文件審查、原件核對等事項以及能夠采用告知承諾制和事中事后監管解決的前置審批或審核環節。
早在之前國家發改委等八部委公布第20號令《電子招標投標辦法》中也明確規定:除本辦法和技術規范規定的注冊登記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招標投標活動中設置注冊登記、投標報名等前置條件限制潛在投標人下載資格預審文件或者招標文件。
按照以往慣例,進入全國各地區各級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交易的工程建設招投標、政府采購、醫療設備采購等項目,交易流程中均存在“投標報名”環節。
實際上目前在“招投標”的法律規定上是沒有規定需要投標報名,即投標報名是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招投標”操作習慣。
但是設置“投標報名”環節和報名期限,由此可能致使投標報名不充分,投標人獲知招標信息較晚而錯過了報名時間。同時,容易泄露潛在投標人名單,易導致串標、圍標、勸阻其他投標人放棄投標等行為的發生。
有業內人士指出,投標報名是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招標投標操作中的長期習慣做法,是串通投標的推手,也是泄露潛在投標人信息的手段,百害而無一益。
在這種操作下,法律法規關于招標人和代理機構不得透露潛在投標人信息的規定(招標投標法第二十二條,招標人不得向他人透露已獲取招標文件的潛在投標人的名稱、數量以及可能影響公平競爭的有關招標投標的其他情況。)形同虛設,成為笑話。
現在國務院明確要求”取消投標報名“,無疑是一項重大利好!
圍標串標難”入刑“,源頭上預防更有效力
實際上醫療器械采購的高額利益,驅使著在其招投標環節,圍標串標頻發。去年多地公安機關破獲醫療設備串通投標大案,涉案金額高達數百萬甚至是上千萬。
醫療設備圍標串標,在行業內可謂是屢禁不止,不過,歷來是被查出來后予以行政處罰的多,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少。
《招標投標法》、《政府采購法》中給予串通投標的投標人、招投標代理機構一般是企業及主管、直接負責人被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取消其一年至二年內參與招標的資格,直至吊銷營業執照和招標代理資格。
但是《刑法》在“串通投標罪”中明確規定:
投標人相互串通投標報價,損害招標人或者其他投標人利益,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何為情節嚴重呢?